1、空气质量监测将向更广泛的区域监测发展;污染源监测将向燃煤锅炉、排放监测发展;VOC治理与监测已被纳入十三五规划,政策推动下潜在需求即将爆发。

1.1我们要怎么做?
空气质量污染日益变得恶劣,对与美好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如何有效的找到污染源头,获得准确可靠的污染数据,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提供有效的的治理结果的评估,成为各界需要面临的实际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1.2有什么样的解决思路?
1.2.1能否增加点的数量?
用低成本、小型化、低维护量的监测设备作为现有大型点的补充,即增加点。
1.2.1能够采用什么相结合监测方式?
用不同的检测和监测原理方式,进行监测。
1.2.1是否可以结合大数据进行监测?
实时监测、远程、分析监测数据,找到污染源头特征,防范污染与偷排。
1.3相关政策的实施
中华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
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
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
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的公开
重点企业的自行监测
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
前期四步:总量控制-质量监测-风险防范-均衡发展
1.4空气质量监测的几步发展趋势:
阶段:现场采样,数字化监测技术的运用。
第二阶段: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监测设备的过程监测。
第三阶段:基于环境模型,分析的联防联控管理。

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平台融合交通运输、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,采集水质、空气、噪声等各方面监测因子组成 一个复合系统,监测范围覆盖水质、空气质量、噪声、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,通过无线传输或 有线传输方式与交通环境中心的通信服务器相连接,传输通讯包。

可监测Pm2.5、Pm10、SO2、NO2、NO、O3、CO、H2S、VOC、噪声等环境要素,还可集成监测大气温湿度、风向风速、气压、雨量、光照、紫外等气象要素。
m.fuaotong.b2b168.com